2024年12月10日下午17:00,丁海丽教授应邀到校开展专题讲座。讲座由警训部副主任赵斌主持,警训部主任沈斌和全体专兼职教师老师、学院各运动代表队教练和全体队员、2023级本科生参加讲座。

丁海丽: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与健康研究所/郑怀贤骨伤研究所副所长、运动医学院与健康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中西部青年骨干计划”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和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中青年骨干人才。中华中医药医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委;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专委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委。
讲座中,丁海丽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和警察这个行业的缘分,她的丈夫也是一名人民警察,在去年她还被评为“四川省最美警嫂”。随后,她从运动训练监控和运动时生理机能监控两个部分进行讲授,让同学们了解了运动训练的本质和目的、竞技能力的五个维度(体能、技能、战术、心理、智力)、能量代谢系统、身体如何供能等方面知识。接着,丁海丽教授给同学们科普了在运动中为什么会出现“极点”与“第二次呼吸”,遇到时该怎么去解决。通过丁海丽教授的讲授,帮助同学们在以后的运动训练中能够更好地监控自己的机能。

丁海丽教授还介绍了“运动零食运动法”,即只需要像吃“零食”一样,就能有效改善代谢和心血管健康。这是一种碎片化、即停即动的运动方式,能尽可能地利用时间与空间的缝隙来保持运动的节奏。最后,丁海丽教授给在场的各运动队教练和师生们分享了在国家队医疗保障和生理机能服务工作中总结出的方法——系统跟踪,即建立基础生理、专项机能、运动疲劳、运动性疾病、营养指标等多维身体机能档案,为各运动队教练提供实际参考。这些宝贵经验不仅拓宽了教师们的视野,更对提升警务技战术实战化教学改革和警务实战技能训练水平提供了新思路。最后,丁海丽教授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结束了精彩的授课。

讲座最后,赵斌副主任强调,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身体健康一定是革命的本钱,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训练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并学会监控自己的身体机能,为更好的提升警务实战技能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警务工作中发挥出自己更大的作用。